人體遭遇大劑量核輻射可能會導致急性放射損傷,甚至死亡。急性放射損傷是指一次或在短時間內數次大劑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劑量在1戈瑞以上即可能引起急性放射損傷。按射線作用的范圍可分為全身性放射損傷和局部放射性損傷。不同劑量全身照射對人體可能產生的癥狀或效應見下表。
劑量(戈瑞) |
可能產生的癥狀或效應 |
0.1—0.5 |
除血象可能有小的變化外,無明顯效應。 |
0.5—1 |
5-10%的病人有惡心、嘔吐、約持續1天,但不會出現嚴重病變,淋巴細胞、粒細胞暫時下降。 |
1—2 |
25-50%的人有嘔吐,隨時出現其他急性放射病癥狀,但不會死亡;淋巴細胞和粒細胞約下降50% |
2—3.5 |
第一天全部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瀉并有小出血;約20%于照射2-6周死亡;不少人在第3周前后再次出現癥狀;存活者約需3個月逐漸恢復;血象各成份下降約75% |
3.5—5.5 |
大多數人在第一天有較嚴重的惡心嘔吐,繼而發燒、出血腹瀉;一個月內約50%死亡;存活者6個月左右逐漸痊愈 |
5.5—7.5 |
4小時內幾乎全部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隨之發生急性放射病的嚴重癥狀,接近100%死亡;少數存活者約需6個月后逐漸痊愈 |
10 |
1-2小時內全部出現嚴重的嘔吐,幾周內全部死亡 |
50 |
幾乎立即(數分鐘或數小時)喪失能力,一周內全部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