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醫學科是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科室內部存放和操作非密封放射性物質,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放射性泄漏和污染,因此科室的布局、管理等都很有講究。
首先是核醫學科的選址。按我國現行國家標準,核醫學科屬于乙級、丙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可設在醫院的一般建筑物內,但應集中在建筑物的一端或一層,與非放射性工作科室相對隔離,有單獨的出入口,以利于對患者的管理和確保公共安全。
核醫學科內部的布局要合理。根據我國現行國家標準,核醫學科應該分為控制區和監督區,以便于輻射防護管理和職業照射的控制。在控制區,只有經過許可的人員方可入內,在控制區內,如有必要,通常會采取一定的輻射防護手段和安全措施;在控制區的出入口應該設置有醒目的符合國家規定的警告標志。與之相比,在監督區通常不需要專門的防護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經常對照射條件進行監督和評價。
除了布局合理之外,嚴格的管理也是必要的;颊咴谠\療期間,身體內注入了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某種程度上看,患者本身就是一個放射源,會對其周圍人員造成一定的照射。因此,核醫學科病房推薦采用半封閉式管理;颊邞谥付ǖ男l生間大小便,避免在不同病房問“串門”,盡可能減少陪伴及探視等。
引自:公眾核科學技術知識問答叢書之四《放射診療你我他》,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