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一直生活在電磁環境中,長期以來,人們受到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自然界,照射水平較低且相對穩定。但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環境中人工電磁輻射水平急劇上升,已經成為環境影響不可忽視的一種污染。
電磁輻射污染源可分為天然(自然)電磁輻射和非天然(人為)電磁輻射兩大類。
天然源主要有雷電電磁脈沖、靜電放電、太陽黑子活動、宇宙間的恒星爆發等,有時這種天然電磁輻射污染相當嚴重,特別對通信和一些儀器設備干擾十分明顯。
非天然(人為)源主要有:電磁波發射系統(如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導航、無線電臺等)、工頻系統(如高壓送變電、電氣化鐵道、大電流工頻設備等)、電磁設備和系統(如科教、醫療、商業、軍事領域中應用等)、各種交通工具機器設備(如電火花點燃內燃機為動力的地鐵、輕軌、電車等)和各種家用電器、現代辦公設備、電動工具等。
按照生產、生活和不同需要,人們所研制開發的各種電子設備,通過其電源線、天線、控制線、信號線以及設備內部的元器件,以不同的途徑向外界空間輻射和泄漏電磁能量,產生電磁場,這種電磁污染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不易被人感知,但會對環境造成電磁輻射污染。